当被异性美色所迷时,不妨做如此思考
不少同修或许有过如此体会:当封闭独处时,感觉还是能把持住自己的;一旦遭遇色相貌美的异性时,立马就心气散乱,神情不定,姿态不稳,心生邪念,甚至“过目不忘,相思不断”,自个儿的魂被勾去了一大半。 3、想想那个异性只不过是烫了头发化了妆,穿了名牌喷了香,用各种装饰来乔装打扮,迷惑他人。假如让她(他)在乞丐堆里混上个一年半载,恐怕就不会那么吸引人了吧! 6、想想那个异性10年,20年,30年,40年,甚至100年后的样子会是什么样呢?恐怕是:人老珠黄,不堪入目;瓮中骨灰,美人安在?所以,人生就像一场梦啊,经云:“亦如多欲者,梦见于女人,颜貌甚端严,服玩皆珍绮;种种恣欢乐,觉已悉皆无,一切诸世间,当知亦如是”(《密严经》节录) 正如如长老摩诃目犍连对前来诱惑自己的前妻所说的那样:“汝身骨干立,皮肉相缠裹,不净内充满,无一是好物。皮囊盈屎尿,九孔常流出,如鬼无所直,何足以自贵?”(《禅要诃欲经》节录) 8、想想那个异性很可能在美貌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不怎么光彩的心。她(他)可能已经利用外表迷惑过不少异性,可能已经结交过不少异性朋友,可能水性杨花,放荡不洁,因此,这是虎狼蛇蝎啊,稍微有点善根的人都要避之惟恐不及吧! 经书里有段公案,说一位婆罗门,生了两个绝色女儿,为了炫耀,悬赏重金,说有人能指出其女儿不美之处,就给他重金,结果无人说的出。这事传到佛陀那里,佛陀便说:“此女皆丑,无有一好。”阿难问其缘由,佛言:“人眼不视色,是为好眼。耳鼻口亦尔。身不著细滑,是为好身。手不盗他财,是为好手。今观此女,眼视色、耳听音、鼻嗅香、身喜细滑、手喜盗财。如此之者,皆不好也。”(节录自《杂譬喻经》) 因此,菩萨就说了:“汝等观我此妙身犹如真金带火色非因昔发欲心故能得如是微妙身”,所以,“我今本无淫欲心 汝于无欲莫生欲今此尊像证明我 如我实语无有虚”。(节录自《月上女经》) 10、想想那些个因贪图异性美貌而遭致祸害的人吧,有的倾家荡产,有的革职查办,有的名落孙山,有的恶病缠身,有的英年早逝。更有甚者,可能在无边地狱中承受着无尽的痛苦。对于这些前车之鉴,如果我们还执迷不悟,那么恐怕就要重蹈覆辙,万劫不复了啊! 邪欲罪过可怖,经云:“邪欲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欲心炽盛,二妻不贞良,三不善增长,四善法消灭,五男女纵逸,六资财密散,七心多疑虑,八远离善友,九亲族不信,十命终三涂”(《分别善恶报应经》节录) 11、想想家里父母对自己的牵挂与期许吧,父母希望我们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修养好自己的品行,做个有出息的人。如果因邪淫而损害身体,染污心识,甚至花父母的钱去做下作事,丢了父母的脸面,败了家里的门风,恐怕,这也是一种大不孝吧。 佛陀说过,男子有可能犯下四恶,其中就有提到因贪淫而忘亲,“注意在淫,捐忘亲老,既得为妻,贵之如宝,欲私相娱乐,恶见父母;信其妖言,或致斗讼,不惟身所从生,辜亲无量之恩”;“又为人子,不惟养恩,治生致财,不以养亲,但以东西广求淫路”(《优填王经》节录) 12、想想那些正人君子在遭遇美色之时的磊落表现吧,无论是柳下惠的坐怀不乱,关二爷的秉烛待旦,还是狄仁杰的拒女来奔,难道不值得我们敬重吗?因此,我们也应该活出浩然正气,不做淫邪下作之徒,把那美貌异性看作是考验自己修身境界的试金石! 《欲海回狂》、《寿康宝鉴》等善书里就有不少君子拒色得福、淫人贪色致祸之事,不妨参阅。 |

版权说明
1、《当被异性美色所迷时,不妨做如此思考》一文由本站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