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心口如一
2016-11-25 10:22| 作者:admin | 来源:admin | 阅读:0次 |
*惟有先透过自信,然后才能信周围的一切。自信始后,才能信人,自信的同时还要自知,信而不知,则是迷信,迷信则是无能的表现。*宗教不象科学可以靠怀疑能够研究成功,科学是属于知识层面,所以需要怀疑才能进入,宗教属于灵性层面,所以需要虔信才能进入。科学不怀疑就不会去研究,也不能进步,宗教不能虔信就不会去修炼,也修炼不成功。在宗教里面怀疑是行不通的,在科学上虔信是行不通的。宗教的脑袋需要天真单纯,科学的脑袋
*惟有先透过自信,然后才能信周围的一切。自信始后,才能信人,自信的同时还要自知,信而不知,则是迷信,迷信则是无能的表现。
*宗教不象科学可以靠怀疑能够研究成功,科学是属于知识层面,所以需要怀疑才能进入,宗教属于灵性层面,所以需要虔信才能进入。科学不怀疑就不会去研究,也不能进步,宗教不能虔信就不会去修炼,也修炼不成功。在宗教里面怀疑是行不通的,在科学上虔信是行不通的。宗教的脑袋需要天真单纯,科学的脑袋需要复杂。宗教与科学是两大仇敌,是使用两种截然不同性质的力量在运作——虔信与怀疑。两种力量都对,但不能使用在同一领域。宗教里所讲的怀疑,是含有探索的意思,科学里所讲的怀疑是否认的意思。哲学已经接近了宗教的外围,内在的核心,哲学连做梦都不会梦到,根本原因哲学还是头脑在运作,还是属于头脑诞生的,宗教是灵性在运作,是灵性诞生的成果。宗教是门实践学,亲证学,哲学是门思想学,头脑学,思一思,想一想就成了哲学。哲学只要能玩理论,空对空就合格了,宗教通了理论还要拿命去修去证,一定要把那个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找出来后才能告一段落。宗教里面包含了哲学,哲学里面绝对没有宗教。佛学研究者说佛教是哲学,那是因为不愿去修证,只愿在文字上下功夫,只愿在文字上研究,所以佛教也成了哲学。佛学已穷尽了哲学的源头,哲学所讲出的,释佛早已讲过。何为佛学?何为学佛?何为佛教?何为佛法?留给大家去研究吧。
*修行人最需要的是要用真实的面目面对自己,内心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要心口不一,倘若你不修行也就免谈心口如一,要想在修行上有所进步,除了以真实的面目对自己对周围外,没有第二个法门可以入道。据万行十多年的亲身体会和观察,许多人修行多年之所以未能入门,主要原因是:不敢以真实的面目面对现实。这种做法对世事或许是有帮助,然而用在修行这条路上则是障道的。真实的面对人、事、物就是解脱,真到什么程度,便解脱到什么程度,真的当下就是解脱,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只有真在其中,那个自然的先天的东西才会出现。
恭摘自万行师父《心法十论》
关键词:
|
版权说明
1、《修行要心口如一》一文由本站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